关于高考,我们常说“三分考,七分报”,这就证明在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211、985高校更是梦寐以求的院校,不过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相当高,学生想要进入并不容易。
近日,随着各省2021高考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投档线陆续公布,却发现多所高校出现断档现象,而这可谓是一些中等学生“捡漏”上岸的好机会。
日前,云南考生以521分(只比2021年云南省理工类一本最低控制高1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堪称今年“最佳捡漏”。那么投档怪像究竟从何而来?低年级考生如何规划志愿才能复制“捡漏”之幸运,今天小圈就为大家分析一二,一起来看!
各地断档现象
高考捡漏其实就是大家口中的低分高就,指考生分数不高,正常情况下不会被某大学录取,但正好遇上报考这所高校的高分考生严重不足,考生虽然分数不高,但最终还是被学校录取。
部分省市今年都出现不同情况的断档现象 ,一起瞧一瞧那些”低分锦鲤“学校案例。
【广东】
一、物理类
1.浙江大学
2.厦门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东北大学
注:东北大学204和205专业为中外合作。
二、历史类(厦门大学)
三、国家专项
据悉,今年多所985高校在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中遇冷,其中,中山大学在今年的高考提前批招生录取中再度获得了“断档王”的称号。多个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创下了新低,与往年相比,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的情况。
中山大学多省招生出现“断档”现象,也诞生了一批高考“捡漏考生”。但是,据了解,这些考生被录取的专业大多都比较冷门,很可能会影响之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方向。
换句话说“捡漏王”未必真“捡漏”,这些考生普遍分数比较低,基础比较差,进入学校之后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会比较大,面临的挑战也会比较大。
有网友表示:如果学生想要选择中山大学,也需要理性选择,清楚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是不出于自身的喜欢,不要因为中山大学是名校而去做选择。
【云南】
7月21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了《云南省2021年7月21日普高录取日报》,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专业)录取的云南考生中,有一位考生原始志愿最低分为521分。
根据2021年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今年云南省理工类一本最低控制线为520分,即该考生521分的成绩仅比一本线高出1分。
按道理说,这个成绩能不能真正上一个一本院校都难说,想上双一流基本不可能,但这个孩子居然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高自己151分的同学在同一专业学习,可能做梦都会笑醒吧。
这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专业)近5年来首次在云南省招生,招生计划为6人。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在云南省的历年最低录取分看,2020年为671分,全省最低位次1007(提前批),2019年为679分,全省最低位次487。
而在2021年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位次表中,该考生521分居全省理科考生37781位。
这一结果,也让许多云南省考生羡慕不已。
果然,犹豫就会败北,填志愿还是要胆大心细!北京大学医学部这位考生应该算是捡了今年最大一个“漏”。
【河南】
河南省今年一批投档线多校出现断档现象,同校分数线相比去年差值高达近百分,典型现象如下:
1.多校出现断档,分数线“大跳水”
其中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理科投档线520分,仅超河南2021高考理科一批线2分;而2020年江西财经大学在河南理科投档线为613分,今年投档线下降了足足下降了93分!
要知道,作为全国排名前十的财经类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往年在河南的理科投档线往往在当年一批线70分以上。
2021年江西财经大学理科投档线
2020年江西财经大学理科投档线
同样,2021年江西财经大学在河南文科投档线为559分,仅超河南当年文科一批线1分,比2020年在河南文科投档线601分下降42分;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天津财经大学,作为除天大、南开外天津市内热度数一数二的财经类院校,2021年在河南理科投档线仅531分!仅超今年河南理科一批线13分,相比去年的理科投档线610分低了近80分之多。
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今年天津财经大学理科类投档线甚至比同校“较高收费”投档线还低50多分,今年报考天津财经的河南考生可以说“捡漏”实锤,非常幸运了!
2.一本压线?别怕,压线也能上985!
尽管今年大部分985院校在河南一批投档线相比往年都比较稳定,但还是有一些数字一下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例如,今年有河南考生以524分,仅超一批线6分的成绩录取了华中科技大学!
按往年院校招生排名数据,以高考524分和排名,考生最多能上本省的一些一本院校,比如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大学。
可谁能想到,今年华中科技大学的招生专业在河南理科招生“遇冷”了,招生最低分是524分,太令人意外了。
此外,老牌985名校东北大学的“农林矿”方向理科投档分数也低至520分,仅超理科一批线2分,目标985但分数偏低的低年级考生今后可以重点关注。
3.中优生可重点关注:“其他单列”类
从投档线来看,不论文理,各重点大学“其他单列”类投档线往往比本校其他类投档线低几十至上百分不等,
对于想去重点高校且对专业没有太多要求的考生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机会。
【安徽】
安徽一批投档线中,同样有部分高校出现断档现象:
例如大名鼎鼎的北京印刷学院,2021年安徽理科投档线490分,仅超本省理科一批投档线2分,投档位次87512位;
而2020年北京印刷学院理科投档线为571分,位次39161位;与2020年相比今年投档分数下降81分,位次下降近5万位!
再如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在安徽文科投档线617分,考生需考进全省前600名才能获得投档机会。
而2021年,安徽文科考生排名13353位即能被投档中央财经大学,投档分数线降低整整40分!
投档线同样断崖式下跌的还有南京财经大学,2021年理科投档线与2020年相比下降107分,位次下降6万多位。
【江西】
相比河南、安徽两省,各高校在江西投档线与去年相比整体较平稳,仅个别高校分数线及位次出现波动。
江苏大学2021年江西理科投档线及位次:
江苏大学2020年江西理科投档线及位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1年江西文科投档线及位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年江西文科投档线及位次:
【江苏】
一、物理类
1.浙江大学
注:浙大03专业组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2.厦门大学
3.中央民族大学
4.吉林大学
5.东南大学
注:东南03专业为医学院专业组。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注:南航07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7.河海大学
8.华东理工大学
二、历史类
1.北京师范大学
2.江南大学
【浙江】
浙江从17年开始实行新高考,至今已经四年,高考政策比较成熟,教育也比较发达,因此出现断档情况较少。(少数出现断档的多为院校冷门专业)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1.东南大学
2.江南大学
【湖南】
一、物理类(厦门大学)
注:厦门大学低分专业为马来西亚分校区。
二、历史类(厦门大学)
【辽宁】
一、物理类(南方医科大学)
二、历史类(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
1.北京理工大学
2.西南大学
【湖北】
一、物理类
1.吉林大学
2.海南大学
二、历史类(厦门大学)
【上海】
江南大学:
【海南】
1.北京理工大学
2.中国传媒大学
3.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4.南开大学
5.厦门大学
6.中国海洋大学
7.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在海南省招生的两个专业组之间投档分数线差高达104分。
据已知信息以上断档低分录取专业多是这三种情况:中外合作、分校区、医学护理类。
断档现象为何频频出现?
其实,名校断档现象几乎年年都有,发生断档后,学校一般为了招够招生计划,会降低投档线,那么当时抱着冲一冲的想法报考此院校的考生就成功“捡漏”,以低分进入了名校。
虽然高校断档的原因有不少,但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名校投放的专业少,招生计划也少
其实每一年很多本省大学在省外投放的招生专业和名额都比较少,一些往年报考热度大的高校如果投放的招生计划太少也会导致出现考生不敢填报的情况。
2.上年分数线过高
某些高校上年在某些省份报考热度高,分数线大幅提升,就会导致出现下一年考生不敢填报的情况,出现断档。
3.院校的招生专业比较冷门
近几年,越来越多考生认为报个好学校不如报个好专业,很多考生为了能上一个更好的专业会选择相对门槛和分数线比较低的学校。有一些高校虽然实力好,口碑也不错,但是如果招生专业比较冷门,再加上有身体素质等具体要求的话,也会导致报考人数的减少。
4.学校位置偏远
我们都知道,基本每个省份和地区都有985和211高校,但是现实是,如果名校处于偏远地区或经济条件不太好的省份,也容易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
5.增大招生计划
一些高校出于各方面考虑,会在某些省份新增大量招生计划,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断档。
“捡漏”经验该如何复制?
成功上岸的同学在网上跟大家分享“捡漏经验”:
按前辈们的说法,新高考96个志愿,冲、稳、保,怎么分配合适?假如考生把志愿1,2,3,4都设置成可以冲的院校,一个或者两个学校留着保底,这样一旦在你的填报院校里面有断档,那么就可能被录取。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使用这样的办法?
1、刚过本科录取分数线,没办法,想上本科必须冲;
2、和自己原本设定的院校差几分,这样的也可以选择冲;
3、喜欢冒险又稳重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前三个志愿是冲的志愿,后几个保底的。总的来说,报志愿的时候一定有2-3个保底的院校,以防滑档。
最后,不管是怎么填报,建议勾选服从调剂(除非你压了这个段位的学校很多分)。
“征集志愿”也是不可错过的奇迹时刻:
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产生不少的“锦鲤”时刻。
给明年考生的报考建议:结合组内专业分析投档排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由于必然性因素引发的断档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预见到的,对照近几年的投档数据,就能大概预判来年录取的大致形势。但其实,志愿填报本身就是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事,我们不能在事后,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这些分数。有的分数跌的确实比较多,但也有一些专业组的涨幅也很大,不能只看跌的那些。
广大考生和家长在看投档录取数据时,更要结合相关专业组的招生专业综合判断。比如每年投档排位、高校投放在本省的招生计划,都有直接关联,因此在分析排位变化时,还需要结合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当年是否有扩招等情况综合考量。
掌握志愿填报技能,提前做好规划才是硬道理!更重要的是记得持续关注我们哦~
小编寄语
为更好的给大家推送最新的高考资讯,欢迎更多的家长考生朋友们添加小圈的微信,一起加油向上呀!
匆匆是过客也是缘分,
感谢21届考生的一路支持
离别之际,也请各位推荐给
更多正在面临高考规划的
学弟学妹们
记得常回家看看(投稿)
也许你的故事会点亮他人!
- THE END -
声明:本文内容由高考家长圈团队(微信公众号:sinagkjzq)综合整理,信息来源各省教育考试院、自主选拔在线,转载请注明本声明。高考家长圈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
转发本文,愿好运来袭!